关注m6米乐
发布时间:2023-11-30 08:37:34 | 浏览:
在山东寿光,村民朱婷婷在距家十多公里外的菜地,免费捡到了几十斤青萝卜,她和朋友装满了一辆三厢小轿车的后备箱。“这边放坡了,有七八十亩地,周边好多村民都来捡菜,农民亏惨了”。据朱婷婷介绍,在当地,“放坡”指的是农民不再采收菜地中的作物,任由他人采摘,收不完的菜就烂在地里。
冷链货车司机时迎飞,从山东枣庄驾驶着长6.8米的冷藏货车开往新发地,运送芹菜、花菜,平均三四天一个来回,他向界面新闻表示,“今年菜价不高,运价也不高,不赚钱”。
从产地进入批发市场的蔬菜,销售价格处于历史低位。北京新发地大白菜最低0.25元/斤,圆白菜0.35元/斤;长三角地区的一级批发市场,白菜和圆白菜每斤售价维持在0.3元上下,货品质量不佳,还要再减五分钱。
从蔬菜种植地,再到终端菜市场,今冬蔬菜整体销售呈现低迷态势。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蔬菜无人采收、价格下跌?随着北方寒潮来袭,今冬蔬菜价格是否仍有抬升空间?
在内蒙古包了两千亩地种植黄土豆的王鹏飞告诉界面新闻,当地蔬菜销售情况不好,土豆在地里时卖1800/吨,入库以后卖到约1300元/吨,加上其他费用,每吨少卖了800元,多数种地的都赔钱了,种菜的赔钱更多。
在全国31个省市当中,山东省蔬菜产量一直稳居全国榜首。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前三季度,山东全省蔬菜面积1662.1万亩、同比增长2.2%,总产量6271.8万吨、增长3.4%。
在山东枣庄,冷链货车司机时迎飞看到了大片无人采收的白菜地。在山东寿光,从事蔬菜物流工作的朱婷婷从“放坡”的菜地里捡到了大量青萝卜。
通过各地农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可以观察到,在山东、河北、内蒙古等多地,大白菜、芹菜、萝卜、大葱等各种蔬菜低价贱卖,甚至滞留在菜地中无人采收。
在蔬菜收货价格处于低位的同时,今冬蔬菜销量不及预期。河南商丘夏邑的农产品经纪人李力行表示,去年高峰的时候,一天几十台车到当地拉菜,车型是9.6米乘6.8米的大车,今年都是4.2米乘4.2米的货车,一天只有20多台。
据李力行计算,整车满装蔬菜重量大约在一万四五千斤左右,一天能走菜30万斤。然而,当地芹菜种植面积约为2-3万亩,亩产约为五六千斤,总产量超过1亿斤,按照上述拉货量,地里的芹菜卖不完。
北京新发地官网价格监测显示,11月27日,大白菜最低价0.25元/斤,最高价0.45元/斤,平均价0.35元/斤;圆白菜最低价0.35元/斤,最高价0.9元/斤,平均价0.63元/斤;芹菜最低价0.7元/斤,最高价0.8元/斤,平均价0.75元/斤。北京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向界面新闻表示,近期蔬菜加权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.76元,大白菜两三毛钱一斤,较往年同期处于较低水平。
这样的现象并非个案,蔬菜电商平台一亩田华东区员工孙林,走访浙江、上海等地的多个一级批发市场后向界面新闻表示,当地白菜和圆白菜售价都在三毛钱左右,货品质量不好再减钱,很多菜卖不出运费,甚至出现库存积压,菜没卖完就先烂掉的情况。
2023中国蔬菜产业大会资料显示,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及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,2022年播种面积达3.37亿亩,产量约8亿吨,蔬菜产值2.6万亿元左右,约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20%。
2023年冬季,供求关系是导致蔬菜滞销、低价的最关键因素。从产地角度来看,李力行表示,河南当地农户存在跟风种植的行为。有的农户前一年赚了钱,会引来其他农户的效仿,“当地大棚数量指数性增长。”
北京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分析认为,受到厄尔尼诺气候影响,8-9月份暴雨影响了部分蔬菜产区,农户在短时间内大量补种,露地菜上市周期延长。11月底,露地菜进入尾声,大棚菜陆续上市,导致近期大量蔬菜同期上市,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市场供过于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的极端气候进一步压垮了蔬菜销售。李力行表示出对极端天气之下蔬菜品质的担忧。以白菜为例,今年夏季的高温、暴雨,都影响了白菜品质,从而导致白菜销售价格下跌。
以芹菜为例,孙林指出,由于今冬产地气温维持在较高位置,把芹菜从产地运送到菜市场,即使加入了冰瓶,蔬菜也可能会很快出现腐烂、流水的情况,进一步导致价格下跌。
整体来看,消费环境影响着蔬菜的市场表现。此前,在农产品需求量中,浪费曾经承担了部分的增长额。在经济上行时,商超、餐饮业采购体量大,民众消费积极性高,引发蔬菜销售量价齐升。当前经济处于疫情后的恢复期,蔬菜市场表现显示出疲态。
童伟告诉界面新闻,蔬菜加权平均价近期上市量是每天2.16万吨,高于去年同期的1.9-2万吨。走货量的提升与疫情放开有一定的关系,但蔬菜销售价格仍整体处于低位。
一亩田负责河南、河北等地一级批发市场业务的庞凯洋表达了类似的观点。当经济环境整体下行时,采购商的拿货行动更加保守,“不急着每天拿大量的货,够用就行”。
另一方面,在各省大力发展农业的新形势下,蔬菜产区逐渐分布扩散,山东、河北等传统蔬菜产区的销量遭遇挑战。朱婷婷所在物流公司中,蔬菜主要从寿光运往江西、湖北等地,在她看来,近年来,南方各省本地蔬菜种植填补了市场空缺,对于寿光的蔬菜需求量减少。
市场竞争加剧,也体现在进入市场的小农身上。在位于北京市西六环的绿海农贸市场,界面新闻记者走访发现,该市场在售蔬菜大多来自新发地,其中,多个摊位的大白菜售价为1元每斤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市场外,附近农户推着三轮车销售自家种植的白菜,售价仅需0.5元每斤。当地农户无需承担物流运输费、市场摊位费等成本,将更加低价的蔬菜投入市场竞争中。
在蔬菜价格整体走低的情况下,也有少部分产区蔬菜在销售终端保有良好的表现。随着近日北方寒潮来袭,孙林观察到产区位于广东、云南的蔬菜迎来了机会,丝瓜、西葫芦等南方菜的市场表现稳定。
进入12月,随着气温走低,各地菜价有望迎来一波抬升。以北京地区为例,冬季蔬菜供应主要有三个来源。首先是以土豆、洋葱、大白菜、胡萝卜、红薯为主的冬储菜,此外还包括北方或中原地区的设施大棚菜,以及海南、云南等地的北运菜。
童伟指出,随着冬季南菜北运增加运输成本,市场在售蔬菜由露地菜转向大棚菜,种植成本增加,菜价将会在低位运行后迎来上涨。此后,春节期间市民消费力旺盛,企业采购需求强劲,将进一步促使菜价拐点到来。
农村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,监测着“菜篮子”产品的批发价格指数。从截至2023年10月的统计图可以看出,蔬菜相关产品价格在近三年的11-12月均位于低谷,并在春节期间迎来价格回升。
然而,即使菜价涨了,农户仍然难以止损。在蔬菜种子研发、种植、运输、销售四个环节中,农户承担着更大的风险,却仅有较小的利润空间。
童伟指出,在上述四个环节中,运输价格与距离挂钩,增量空间有限;销售端则存在良币驱逐劣币的情况,随着消费升级,经销商手中的优质菜存在价格增长的空间。也就是说,终端市场上的菜价提升,一部分用于支付运输端和成本端的费用,另一部分利润则存在于销售环节,即便终端菜价上涨,农户的获利空间并未得到显著提升。
河南商丘夏邑的农产品经纪人李力行表示,他的菜棚里还放着几万斤的辣椒等待销售,“收货价三毛五,刨去一毛多的人工成本,落到农户手里也就一两毛钱。”白菜和芹菜的行情则更加惨淡,农户每斤净赚只有几分钱。
对于如何在市场保供的同时稳住菜价,李力行认为,产区内一味地追求低价而不关注蔬菜的品质是不可取的。从产地角度来看,防范以次充好,提升货品质量,才有可能在提升蔬菜产区销售速度的同时稳住产地菜价。